今年实施的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》正对保险公司增资、扩股活动产生实质影响。
今年以来,一些保险公司受投资收益减少等因素影响,偿付能力告急,增资扩股迫在眉睫,然而,仅有8家险企的股权变更获批。保险公司股权管理新规实施后,无论是通过成立新主体还是收购老股权的方式,资本进入保险业难度都在增加。
证券时报记者调查获悉,正在寻找新股东的险企,倾向于寻求国资、外资,或者“身份清晰”的民营企业,对股权关系不清晰的民营投资方则比较排斥。
多家保险公司
忙增资扩股
近期,保险公司披露了二季末偿付能力报告,证券时报记者据此统计发现,从核心偿付能力充足率和综合偿付能力充足率看,仅寿险公司就有8家出现偿付能力告急情况。这些公司的偿付能力,有的已经低于监管要求,有的处于红线边缘,急需补充资本。
这几家公司具体情况是,中法人寿的偿付能力严重不足,两项充足率指标均为负数;吉祥人寿综合偿付能力不足——为82.73%,低于100%的最低要求;天安人寿、百年人寿、珠江人寿的综合偿付能力逼近100%的红线;前海人寿核心偿付能力为65%、富德生命人寿综合偿付能力为114%,也相对较低。
偿付能力对保险公司业务发展影响颇大,上述8家偿付能力告急的寿险公司中,1月~7月保费实现增长的仅有百年人寿、富德生命人寿、前海人寿3家。
一家保险公司人士表示,其所在公司今年保费下滑,除了监管以及市场环境变化的原因外,还有一部分原因是公司主动压缩所致。因为公司偿付能力吃紧情况会随着业务的增长而加剧,因此公司现在一方面控制业务开展节奏,另一方面在也积极推进增加资本事宜。
“增资不到位,业务节奏也需要控制。”他表示,管理层当下不太担心现金流,主要焦虑的是偿付能力,目前公司只能按照偿付能力底线标准来推进业务。
除了偿付能力告急的保险公司,还有一些需要清退违规股东股权的险企也需要引入新股东。
2017年12月以来,共有5家保险公司的14家股东被银保监会要求撤销增资许可或被要求转让所持险企股份,但目前仅有利安人寿的减资方案和华海财险的引入新股东方案获批。
增资扩股
需重新梳理股权关系
理论上,保险公司补充资本的渠道多种多样,近些年用得最多的是股东注资和发行资本补充债券两种方式。不过,对于部分险企来说,这两种方式都不太畅通,尤以单一大股东或者一致行动人持股比例高于1/3的民营险企为甚。
一个背景是今年保险公司股权监管规定发生变化。今年最新出台的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》,将保险公司单一股东持股上限,由此前的51%降至1/3(保险集团化经营的不受此限制)。
对于现阶段持股比例超过1/3的股东如何过渡,原保监会发展改革部机构管理处相关人士曾表示,新的办法实施后,原则上不会对现有保险公司股权结构进行追溯调整,对于部分股权结构存在风险隐患的保险公司将进行窗口指导,对于新发生的投资保险公司行为,将严格按照新监管要求执行。
保险行业人士称,存在持股比例超过1/3股东的险企,如果有增资需求,监管倾向于引导其增加中小股东股权,或者引入新的股东,降低大股东持股比例。
在这一背景下,股权结构不符合新规要求的险企,如果想增资,试图通过发行资本补充债或者老股东等比例增资的方式来进行,难度相对较大,至少目前来看,难以获得监管审批。
一家存在一致行动人股东持股超1/3的民营险企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透露,本来该公司已经计划好增资数亿元,然后再发债融资,把注册资本增加到百亿元以上,这样能让公司在既定业务发展规划下,保证偿付能力充足。但是,该公司增资和发债申请,都未获得监管部门批准。
目前,这家急需补充资本的民营险企,正试图尝试以其他方式引入新股东,进而满足监管要求。
证券时报记者据银保监会官网梳理,今年以来股权变更获得批准的险企,仅有8家。其中鑫安汽车保险、安诚财险、中华联合保险集团、恒邦财险4家为原有股东之间的股权转让;铁路自保公司的股权转让,为单一股东中国铁路总公司将所持的49%股权无偿划转给旗下全资子公司中国铁路投资有限公司。因此,真正涉及新股东的只有3家,分别是众惠相互的初始运营资金提供人转让债权给新的出资人,安联财险引入京东等4家新股东,以及华海财险强退违规股权后引入新股东。
国资、外资成座上宾
想引入理想的新股东,也不容易。
“首先要满足监管要求,其次,要与原有股东经营理念契合;再次,价格也很关键,现有股东都希望将股权卖出好价钱。”在保险公司人士看来,找到符合监管、股东、公司等各方要求的资本方,并不容易。
一家寿险公司人士表示,为了引入新股东,公司正在接洽不同背景的资本方,有国资的,也有民资的,还有外资的。接触国资,主要是希望顺利通过审批。但是,国资对股权的出价一般会较低,保险公司要出让一部分利益;而找外资,也是希望能在行业扩大对外开放之际,在政策上有一定便利,同时也给公司业务发展带来一些新的帮助。对于一些民营股东——特别是地产类企业,该寿险公司的态度则是慎之又慎。
一位从业近30年的老保险人感慨,过去几年,各路资本涌入保险业,但不少新股东对于保险理念缺乏基本理解,使得保险行业渐渐偏离主业,行业面临着重塑。
一位有过监管部门工作经历的保险公司高管表示,保险业需要耐得住寂寞的人,未来几年在行业重塑过程中,如果资本方过于追逐短期利益,股东、管理者之间的冲突势必会重新出现,保险公司“内斗戏”可能不会减少。
当前,保险公司股权正在迎来新一轮变更,有民营险企人士表示,如果在补充资本金的压力下,保险公司为了“过审”,找来了理念并不合的新股东合作经营,将会为日后埋下隐患。过去,保险行业中就出现过股东不合而导致经营陷入困境的案例,如中法人寿等。
该人士认为,保险公司在调整股权结构时,对于新资本的加入,应从长远考虑,要谨慎选择,既要避免一股独大,也要避免股权过于分散,出现股东诉求难以统一、影响公司治理效率。
资本进入
保险业热情减退
有迹象表明,资本追逐保险公司股权的热情在降温。
今年初,华业资本公告放弃收购长城人寿股权。背后原因包括,华业资本管理层考虑到此次收购事项已持续将近一年,资金占用过大,能否获得监管部门批准存在不确定性,最终决定放弃收购。
一家财险公司人士对证券时报记者表示,该公司最近一轮增资已经筹划了很久,然而潜在的股东都换了一拨,增资仍难确定下来。他的感受是,保险股权监管政策收紧后,资本方对于保险股权的态度也有所转变,热度有所下降。“新股东获得批准,预计还要等‘三定’全部落定之后。同时,准股东也在观望监管动向。”
在中型民营企业从事投资工作的李林(化名),去年上半年曾在微信朋友圈发出求购信息——“有没有寿险公司卖股份?最好有控股权。”去年下半年,他的求购信息不仅仍然有效,而且需求更多。
但今年以来,李林不再关注这些股权交易信息。据他介绍,今年来,筹建保险公司的审批速度明显放缓、股权转让交易的审核趋严,释放出一个信号:如果没有雄厚的资本实力,没有长期经营的定力、明确的保险经营战略,获得保险牌照越来越难。
目前,市场上对保险公司和中介机构股权有需求的主要是三类机构:互联网保险经营者、金融大鳄以及实业公司。互联网保险经营者主要是基于业务发展的需求;金融大鳄多希望补齐金融牌照、实现综合化经营;实业公司中,有的希望进入保险行业,丰富产业链条,有的则是因为看到了前期个别股东将保险公司当作“现金奶牛”。
进入保险行业主要有两种方式,即新设公司和收购保险公司股权。通过新发起设立保险公司的方式进入保险业,不仅要有资金实力、有真正投入保险行业的决心并能经历时间考验,股东之间还要有共同价值观,才不至于中途止步。随着监管趋严,近两年保险公司批筹步伐已经明显放缓。今年以来只有3家保险公司获批筹建,且全部是保险资产管理公司。
通过收购保险公司股权“曲线救国”的难度也不小。一位曾参与股权收购的人士告诉记者,民营企业投资保险公司股权有两大难点:一是寻找合适的保险公司难。投资保险公司动辄耗资数十亿元,资本方有一套严格的选择标准,比如股权关系太乱的不能要,防止踩进“无底洞”;股份太少的也不太感兴趣,因为小股东的话语权太少,不便于与自身主业形成综合化经营态势。这样一来,真正可以进入谈判交易环节的保险公司就非常少了。
另一方面,随着近一两年公司治理监管加强,保险监管部门对于有意进入保险业的资本加强了审核,尤其对于有股权控制权需求的股东,会按照“穿透性”管理方式,要求资本方详细披露自身股权关系,披露不清楚的公司很难获得监管审批。这使得险企在引资时也非常关注投资方的资金实力、股权关联关系等情况。
证券时报记者了解到,有一家民营机构希望进入保险业,由于所处行业是保险监管近几年严管的对象,虽然符合《保险公司股权管理办法》中关于股东资质的要求,具备相关的净资产、出资能力,也接洽过一些保险公司股东,但推动中明显感受到监管越来越严格,经评估后认为通过审批的可能性太小,最终停下了收购步伐。